如果“傳道人”可算是職業,它不能不說是一份高危職業。講臺的傳講帶來目光的聚焦,同時也使傳講之人面對各樣試探與陷阱、會眾期待的推動、事務忙碌的負擔和教會固有觀念的壓力,在有意或無意間、主動或被動陷入“神話”的漩渦,時常引發困惑、無奈、迷思,以及或顯或隱的危機。
本書是一位年輕的傳道人在多年服侍中的感受、經驗和觀察,也是他出於內心感動的記錄和反思,不是以批評為目的的叫囂,而是以守望為目的的提醒。
書中的種種“神話”可以是宗教社會學的研究物件,但更是教會建造和牧養中亟需聆聽的逆耳之言。雖然也許受限於地區和個體的差異,但其中之人所陷入的偏差和誤區卻是超越時空,指向永遠的人性主題。作者指出個中問題,並非置身事外,乃是盼望以真理歸正,歡迎真誠的批評和愛心的鼓勵,期盼彼此的守望與虔誠的代禱。
【推薦語】
我喜歡一句話,也將之作為服侍的勉勵。這句話是,“白天走幹講,晚上讀寫想”。大概的意思就是白天我們要走進人群、幹些實事、講些真話,晚上我們要讀些好書、寫些心得、想些問題。我認識多年的豐盛牧師正是這樣做的。他將“白天走幹講”的牧會實踐當中所見所聞,林林總總的問題,放在“晚上讀寫想”當中,虔誠守望祈禱。因蒙上帝垂顧,賜下亮光,所思所寫數篇,合集成了這本《傳道者的“神話”》。
書中內容均為陳牧師的個人觀察與獨立思考,是基於“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之考慮。所言或有“過激”之處,讀者諸君當視其為因“愛之深”而“責之切”,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一邊讀一邊思考,共同促進教會不斷更新,以求教會健康傳承之。
——黃幸平
不論牧者,還是信徒,不能深入地理解聖經,就可能錯誤地運用聖經。豐盛牧師的新作,正是要引導讀者避免這樣的危險。
豐盛牧師的新書,表面上是在批評、糾正教會中存在的某些不良現象,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這些。透過他的文字,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深入理解聖經,如何正確應用聖經。因此,豐盛牧師出版這本新書,不只是“授人以魚”(解決書中提到的64個難題),而且是“授人以漁”(觸類旁通地解決類似的難題)。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本書真的值得一讀,值得推薦!
——李世崢
【作者簡介】
陳豐盛,浙江永嘉人,牧師、心理諮詢師(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
先後畢業于華東神學院(2003)、香港伯特利神學院(2005)、香港建道神學院(2012、2018、2021),先後獲教牧學碩士(M.M)、神學碩士(Th.M)、哲學博士(Ph.D)學位。
曾在《金陵神學志》、《天風》、《教材》、《華東神苑》、《浙江神學志》、《當代宗教研究》、《甌風》、《世紀》、《建道學刊》等十餘種期刊發表文章及論文逾200篇。
先後出版《合神心意的婚姻》(2011年,中國基督教兩會)、《詩化人生——劉廷芳博士生平逸事》(2013年,中國基督教兩會)、《溫州基督教編年史》(2017年,香港方舟機構)、《培育由心——基督教教育的起點》(2017年,香港福音證主協會)、《蒙福的婚姻》(合著,2017年,江西省基督教兩會)、《近代溫州基督教史》(2020年,臺灣花木蘭出版社)。先後五次中國基督教兩會雜誌《天風》評為優秀特約撰稿人、專欄作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