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我们不该对死亡避而不谈

导语

勿忘死

“你最后一次思想自己会死亡这事实,是在什么时候?”《勿忘死》开篇不久,就以犀利的问题直击心灵。现代的我们不缺任何关于如何活得更好的知识,却唯独回避关于死亡的讨论。未知死,焉知生?愿《勿忘死》这本书带给你深刻的震撼和盼望。

《勿忘死:通往永生的惊人道路》已在恩道电子书上架,点击查看详情

 

 

以下内容节选自《勿忘死》前言,篇幅有所删减,全书精彩,请购书支持正版。

 

幸存者?

我不知道还有谁比“二战”时的空军飞行员路易·赞贝里尼(Louis Zamperini)有着更多濒死经历。赞贝里尼是美国空军志愿兵,当数以千计的志愿者被淘汰,他却经受住了数月的飞行训练而留了下来。他执行轰炸任务时受到猛烈的炮火攻击,却幸存下来,其中有一次,他驾驶的B-24轰炸机机身留下差不多六百个弹孔。机械故障让他的飞机一头扎进太平洋,坠入大海,他却幸存下来。而这才是他求生故事真正开始的地方。

他在一个小小的充气救生筏上生活了好几个星期,日头暴晒,颠簸在狂风巨浪之中。没有水喝,他只能收集雨水;没有吃的,他只能生吃用手抓来的鱼和飞鸟。除此之外,他还要抗击成群的鲨鱼,它们追着他的救生筏不放,常常突然冒出水面,试图将他拉入海里。还有一次,他躲过一架日本飞机的射击,他误以为那架飞机是来救他的。

赞贝里尼在这条救生筏上度过了四十七天,比任何海上漂流的生存时间都要长。他最终上岸,立刻被捕,成了战俘。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他从一个集中营转到另一个集中营,被强制劳动,挨饿,生病,遭受无情的折磨和无尽的痛苦。在战俘营最后得救的时候,他只剩下皮包骨头,奄奄一息。与他一同被关押的美国人,有超过三分之一死去。然而,他却想方设法活了下来。

不难看出赞贝里尼的传记《坚不可摧》(Unbroken)为何销量数百万册。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本书的副标题把它称为一个“幸存的故事”,这是有道理的。或者说,它曾经是一个“幸存的故事”。

在离开战场差不多七十年后,照其家人所说,赞贝里尼面对他一生之中最严峻的一次挑战——与肺炎四十天之久的搏斗。按他身边人的说法,“此时,他不屈不挠的勇气和战斗精神是再明显不过了。”然而在九十七岁高龄,他的身体已远远不如1936年参加奥运会时的状态了。这位曾与饥饿、鲨鱼攻击、致命腹泻和凶残监狱守卫抗争又饱受时间摧残的老人,最终进入一场无法幸存的战斗。2014年7月2日,路易·赞贝里尼与世长辞。

劳拉·希伦布兰德(Lauren Hillenbrand)将赞贝里尼的一生描述为一个幸存者的故事,这本书完成于2008年。在某种程度上,把赞贝里尼或其他人的故事称为幸存者的故事,就好像说一个人从三十层高楼掉下来,在他还没有撞击地面之前,就结束记载,然后将之称为幸存者的故事一样。

也许我的观点像是老生常谈,但我希望至少它是清楚的:也许并不是从高处坠落,但总有一样事,会夺去你的性命。没有人能活着离开人世。大而论之,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幸存者故事。

 

为何我们回避死亡

虽然如此,我仍想知道:你最后一次思想自己会死亡这事实,是在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与某人谈论死亡这主题,是在什么时候?你是否见过人死?是否曾经有人死在你的家里?你最后一次走过墓地或参加葬礼,是在什么时候?你是否曾经读过一本书,看过一部电影,甚至听过一篇讲道,是关于死亡的?

我说的不是死于暴力、事故或某种罕见的致命疾病。我说的死,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生经历——就像出生、吃饭和睡觉一样的基本经历。

死是人的一种根本性经历,跨越时空、种族和阶层,把所有人联系在一起。但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死是我们根本不去想,或甚少想到的问题。在本书第一章,我会探讨这种回避的原因——我们如何回避以及为何要回避这话题。

简单来说,现代医学的卓越成就,已经把西方社会普通人的死向后推得越来越迟。和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相比,我们现在享有更好的疾病预防措施,更好的药物治疗,更好的急救服务。无疑,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我们许多人在一生大部分时候,会觉得死已不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

死亡并非变得不像从前那样无法避免,但我们很多人似乎已无需再面对死亡,甚至以为它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死的时候,更可能是死在医院里,一个与我们生活地方隔离的场所,在一个做好卫生工作,精心管理,甚至工业化的流程当中,由专业人士决定什么时候终止治疗,最后死去。死亡依然无可避免,但已经变成了一件古怪的事情。

死也成了一种禁忌的话题,在人的面前讨论死,完全没有礼貌。我们往往给这样的讨论贴上“病态”的标签,这是一个贬义词,指那些通常是黑暗(用来形容异常扭曲)的词汇或观念。提出死亡的话题,往好了说,会令人尴尬;往坏了说,则是可耻的。

尽管我们努力要回避这个话题,我们每个人却天天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当我们对自己是谁、我们为何重要这种问题没有把握的时候,这个阴影便悄然现身。它也会投射在我们对某些事情的不满上,那些我们以为本应让我们幸福,实际却并非如此的事情。当我们因无可奈何花落去而心生痛苦之时,这个阴影也会再次现身。我们无法回避死和死的后果,我们也不应对死避而不谈。

 

认识死亡乃是关键

若我们有意地回避死亡,我们就不能用圣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贯穿圣经,无论是律法书、历史书、诗歌、先知书、福音书还是书信,死亡都是远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一道风景。对圣经作者来说,认识死亡以及死亡对生命的影响,这对活出有智慧的人生而言尤为关键。

请看诗篇90篇的祷告。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12节)这是一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求你指教我们认识自己的死亡”。

这个祷告可谓是将这首诗篇上下两部分联系起来的一个枢纽。

诗歌上半部分聚焦的是,与至大的上帝相比,人有诸多局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上帝!”(2节)“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4节)但是,对我们这些落在罪和审判之下的人类而言,时间摧毁了一切。我们的人生“如睡一觉”。我们就像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5-6节)充其量“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10节)诗人求上帝让他勿忘死,其实是求上帝让他活出谦卑的人生,这种眼光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有限,也认识到我们与上帝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这祷告也带出了本诗下半部分的另一主题。诗人祈求上帝指教我们数算自己的日子,马上又祈求上帝让我们终日得享祂丰盛的慈爱,欢喜快乐:“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14节)

我认为这两个祷告是并行的:教导我活着的时候,要面对自己会死这一现实,从而使我可以活在你的慈爱当中,欢喜生活。我必须首先看到自己亟需上帝的慈爱,完全不配这慈爱,然后才能因这慈爱心生惊叹,更清楚看到祂慈爱的荣美,而不是定睛生活的各样艰难。上帝指教我们数算自己的日子,就是在保护我们脱离骄傲的自欺,让我们能活出真实、面对现实的喜乐生活。

 

勿忘死

这是一本讲论死的书,因智慧源于诚实地面对世界的真相。要帮助我们数算我们的日子——莫忘死——把这当作一种属灵的操练。我要根据圣经向你说明,对死亡的觉悟有一种光照人的大能,让我们能看清自己此时此刻的人生。

我会经常使用“对死亡的觉悟”(death-awareness)这样的说法,概述我在本书倡导的视角。我是在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所写的《毫无恐惧》这本书中第一次看到这说法。

本书主要不是写给那些快要死去,或痛失所爱的伤心之人的,虽然我希望书中的探讨也能给他们带来鼓励。我写这本书,是为要说服那些活着,却自以为会长久活着的人,好帮助他们获得一种现实的眼光——和遭遇丧亲之痛或罹患晚期疾病之人一样的眼光——他们并非长久不死的。

我为那些觉得死亡遥远、并不真实,只与别人有关的人写这本书,为要帮助他们看到,此时就了解死亡,这对他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十分重要。

这种写作目的,让本书归于一种历史悠久的基督教反思传统,人们把这种反思称为memento mori(勿忘你终有一死)。将之略作翻译,就成了本书的书名(勿忘死)。这种传统聚焦于认识死亡,思考死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在何处经历死的影响,目的是让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能活出真实的、相信上帝的和喜乐的人生。

 

一本关于盼望的书

话虽如此,本书其实又不是一本讲论死亡的书。本书真正的核心是耶稣,所以,它是一本关乎盼望的书。

我终于认识到,对于一位刚进入侍奉的年轻牧者来说,对死亡的觉悟能发挥何等重要的作用。让人直面死亡与回避死亡是同时出现的难题。当死亡这现实远离我们的思想,耶稣各样的应许就似乎常常与我们的生活脱节。这使应许看似抽象,好像属于我们生活以外的另一个世界,与现在主导我们的各种问题无关。

请把这种想法和彼得前书1章中论及耶稣与人的关系进行对比。

彼得说,基督徒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的那种人(彼前1:3)。彼得认定,耶稣死里复活,这对信靠祂的人来说,意味着“活泼的盼望”。这盼望并非遥不可及,也不属于另一个世界,而是在今生,且是为着今生的。请看他对这盼望的描述,是“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前1:4)。

也许你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它甚至可能让你生出一丝怒气。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我为什么要在乎这些?我不需要这存留在天上的基业。我需要的是此时在这世界上的帮助。也许你对耶稣的许多应许有着同样的感受。面对不确定的就业前景,或担忧找不到配偶,流血献祭或称义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对现有的身体都感到不满,还能在乎不死的身体?耶稣为什么讲了那么多关于永生的事?我不只需要一条通往荣耀之地的道路,我更需要知道如何应付今天的各样难题。

如果你对耶稣的应许有这种感受,我认为这是因为你对死亡思考得不够。请看彼得是如何总结这讲论盼望的伟大篇章。在第一章结束时,他再次使用“重生”、“不能朽坏”的说法,他引用以赛亚书40章: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
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
草必枯干,花必凋谢;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
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彼前1:24-25

你看到彼得的思路了吗?为了让读者把在基督里不能朽坏的盼望带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他指出为何他们迫切地需要这盼望。

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这些是相对的说法,需从反面来理解。只有和朽坏,玷污,衰残相对比,人才能明白它们的含义。

所以彼得在这章结束时提醒读者,他们身边的一切,就像是干旱炎夏的花草,都在凋残。无论好坏,没有什么能持久。只有一件事除外,那就是主的道!就是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被钉十字架且从死里复活的耶稣基督!

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就是你,连同你在意的每一个人,都在朽坏,否则你就不会盼望要得到那不能朽坏的生命。你必须认识到:你在这世上可以成就或获得的一切,都正在衰残。只有这样,你才会开始渴慕耶稣已经为你成就的那不能衰残的荣耀。而且,你需要认识到,你在这世上所爱的一切都将失去,而后你才会盼望那为你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即便你现在的生活已完全随心所愿,死仍会偷走你拥有的一切,摧毁你的一切成就。只要我们还处心积虑从今生获取更多,那么在我们眼中,耶稣的应许就必然属于另一个世界。而祂要给我们的,似乎并不比死要从我们这里偷走的更多。祂要给我们的义、上帝儿女的名分、荣耀上帝的人生目的、永远的生命——只有当死亡常伴左右,我们才能品尝到这些事情的甘甜。

如果想要看到耶稣的美,我们就必须先认真和诚实地看待死亡。沃尔特·温杰林(WalterWangerin)二十五年前写了一本论述死亡和喜乐的佳作,他准确地抓住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果福音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这不是福音的错,而是我们的错;如果死亡不是日常的真实,那么基督胜过死亡,就既不日常,也不真实。而且,敬拜和宣讲,甚至信心都会变得如梦一般虚浮缥缈,耶稣也就会被简化成一份长期保单,归档,然后被遗忘——而祂,本应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盟友,常在我们身边的密友,摧毁死亡和邪恶的圣者,我最美善的救主。

我们回避死亡的真相,就是在回避与耶稣有关的真相。我们想要从今生获得的诸多事项,耶稣并没有应许要赐给我们。祂应许我们的是:胜过死亡。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看见那在生活背后的死亡阴影,才能认识到耶稣与我们每天面对的各样困难息息相关。这是一本讲论死亡的书,首先因为这是一本讲论耶稣的书。

 

结出喜乐的果子

我要讲的主题还有另一层含义。当这盼望变得活泼,在你生命的每一个层面涌动,这盼望就会结出喜乐的果子——是生生不息,直面现实的喜乐。无需偷偷把艰难拨在一边,假装看不见,才能勉强存活下去(彼前1:6-8)。本书核心的宣告具有一种反讽的意味:享受生活的最佳之道,就是诚实面对死亡。

当死亡的现实被淡化,成为我们意识的背景之后,其他盗窃喜乐的难题就会立即出现填补它的空缺。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四百年前就对这难题有着一针见血的洞见。他留意到,大多数人对“失去生命”似乎无动于衷,却极其关注别的事情:

他们担心最琐碎的事,预见并感受到它们。这样的一个人,日日夜夜为失去某个职位,或幻想出来的他人对自己荣誉的冒犯而大发雷霆,或满心绝望;但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知道自己会因死亡失去一切,却对此既不忧虑,也不动情。看到这同一个人,心里对小事如此敏感,却对最大的事毫不在意,这真是一桩咄咄怪事。

 

帕斯卡的洞见在今天也许显为重要:当我们把死亡从脑海中推开,温暖、平安和幸福并不会随之而来。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死的许多其他面孔。我们往往只是定睛于外在琐碎的症状上,更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我们仍然忧虑,仍然有强烈的防备心,仍然没有安全感,仍然愤怒,甚至绝望。我们刻意让自己远离死亡,好集中精力去追求幸福。但这种抽离并不能改变我们必死的事实,最终,也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幸福。

认识耶稣,应当就是认识喜乐。然而,我们生活中的喜乐难道不是常常受制于骄傲、恐惧、嫉妒、徒劳、不满和很多其他忧虑吗?我要论证的是,诚实地觉悟死亡,这会让这些喜乐的仇敌逐一退去,如此,耶稣的得胜也就能散发出原本的荣光。

换言之,如果我们要活出永不止息的喜乐——这喜乐不受制于变换的处境,而是建立在耶稣磐石般坚固、已经做成的工作之上——我们就必须诚实看待死亡的难题。这可能充满讽刺,却合乎圣经,并且是真实的。

 

 

勿忘死(简、繁)
通往永生盼望的惊人道路

马修·麦克劳(Matthew McCullough)
经典传承出版社

只要我们仍然看自己是世界故事的主角,福音的核心概念在我们看来就依然是抽象的,并非是绝对必要的,甚至还有一些讨厌。我若不面对死亡的真相和自我的真相,就无法抑制内心的自恋。我就会继续看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从其他人(包括上帝)如何配合我故事发展的角度,来定义他们的身份。上帝也就不是万有的中心,不是“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的那一位了。上帝就只是配角,祂的身份就是由祂在我的故事当中扮演的角色来决定。这样,如果我需要拯救,当然上帝就要来拯救我。上帝是谁?上帝是爱我,保护我的那一位,这就是祂扮演的角色,祂就是这样配合这个以我为中心的故事的。

但是当我聆听死亡发出的宣告,我就开始看到,我根本就不是宇宙的中心,我是篡权的,理当回归本位。我开始看到,上帝才是这故事唯一的主角,我不过是祂故事当中的一个角色。只有当我看到祂的荣耀,认识到我是完全可被替代的,我才算是做好了准备,对福音的信息发出惊叹。只有这时我才能看到、尝到福音为何是奇妙的好消息。

 

推荐辞

马修·麦克劳对死亡的默想令人难忘、内容深邃、激动人心。……这本书提醒我们为什么我们会死,教导我们如何生活。

托马斯·史瑞纳(Thomas R. Schreiner)

美南浸信会神学院新约圣经释经教授

 

这是一本佳作。麦克劳正确地倡导“认识死亡”,而不是“接受死亡”,这强有力地证明,我们若要好好地记念基督,就需要学会勿忘死。本书充满圣经真理的亮光,并将基督的光撒在我们转瞬即逝、充满恐惧的生活当中。

马修·雷伟宁(Matthew Levering)

蒙得伦神学院神学教授

 

推荐辞

马修·麦克劳(Matthew McCullough)是美国田纳西州埃奇菲尔德教会牧师。在加入埃奇菲尔德教会之前,曾在纳什维尔(Nashville)协助建立了三一教会,并担任了十年的牧职。他就读于美国著名的范德堡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得宗教史学的博士学位。著有《勿忘死》(Remember Death)和《战争十字》(The Cross of War)两本书。目前是三个男孩的父亲。

 

相关推荐

你在惧怕什么
荣耀神的夕阳



0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