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暂无评分

去评分 >

路加和保羅:有關拯救敘事的互文性對話(繁)

HK$162.00 HK$89.10(¥82.77)
(支持多种货币结算,可在导航栏中切换参考货币)

作 者 :

出版社 :

其他语言版本 :

暂未供应

本书纸质版 :

暂未供应
购买电子书 赠送

路加和保羅關係的主題在新約學術中是一個頗為悠久、繁難的研究主題。這對聖經傳統的理解和傳承以及探索早期基督教之發展歷程,都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現代學術成果的積累和多樣化,要系統地闡述這個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困難。本書嘗試挑選這樣的一個經典學術難題,借用知識社會學關於宗教群體之世界觀形成和發展的理論,借助保羅和路加兩人之神學原點乃是以基督爲中心的故事這一重要觀點,從基礎敘事結構這個層面來比較保羅和路加的思想世界。 

本書致力於重構保羅思想世界的整全敘事框架,大膽提出羅馬書前五章蘊涵從創世到終末的基礎敘事的觀點,此乃本書最冒險,同時也最有價值的部分。但另一方面對路加作品的論述則更接近現今的主流觀點。在路加作品表面敘事底下的基礎敘事結構逐步浮現的過程中,同時與保羅的敘事進行點對點的比對,突出兩者共同的「神—人關係」核心,詳細闡述「拯救作爲新創造」、「基督的信」、「上帝的義」、「十字架」和「亞當—基督預表」等關鍵新約神學主題,辨明兩者在每一個階段上的異同,揭示路加如何批判性地繼承保羅的思想遺産。進而說明,路加和保羅在有關「猶太人的命運」問題上的明顯分歧揭示了兩人在歷史處境上的差異。 

 

【作者簡介】 

李丞欣廣東佛山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宗教學博士學位,任職於湖南科技大學。致力於早期基督教研究,尤其集中於聖經詮釋、典外文獻研究,關注早期基督徒的敘事/歷史書寫及其歷史社會背景。

總 序 

導 論 

第一章 研究回顧 

第一節 二戰前:歷史重構和歷史性詢問 

(一)圖賓根學派及其批評者 

(二)英美學界 

第二節 二戰後:「路加新貌」 

(一)形式批判 

(二)「保羅—路加」對立學術傳統的形成 

(三)編修批判和救恩史 

(四)二十世紀下半葉之發展 

第三節 接受史視角 

(一)接受史解釋模式 

(二)接受史視角下的路加與保羅 

第四節 互文性視角 

(一)互文性理論作為研究視野 

(二)路加和保羅間的「對話」 

(三)互文性視角下的反思 

第五節 保羅的拯救敘事結構 

(一)互文性與基礎敘事 

(二)保羅思想中的敘事結構 

(三)對保羅文本作敘事解讀之反思 

(四)本研究的意見 

第六節 總結和反思 

第二章 概念和方法 

第一節 敘事化建構及其基本性質 

(一)敘事化建構的固有性質 

(二)敘事化建構和「對話」關係 

(三)文本背後的敘事 

第二節 保羅的拯救敘事 

(一)保羅研究的敘事性轉向 

(二)《羅馬書》中的拯救敘事展述 

第三節 路加的拯救敘事 

(一)拯救敘事的集體性和公共性 

(二)路加文本背後的「基礎敘事結構」 

第三章 保羅的「拯救敘事」圖景 

第一節 保羅拯救敘事的結構 

(一)「亞當—基督」預像 

(二)立體的思想世界圖景 

(三)「從亞當到摩西」作為拯救敘事單元? 

第二節 保羅拯救敘事的各階段 

第三節 主題句(羅1:16-17) 

(一)關於「上帝的大能」 

(二)關於「信」 

(三)關於「上帝的義」 

第四節 全人類的罪惡處境(羅1:18-3:20) 

第五節 基督十架(羅3:21-31) 

(一)基督事件與主題句的關係 

(二)關於「耶穌基督的信」 

(三)基督與律法 

第六節 「萬國的父」亞伯拉罕(羅4:1-25) 

(一)亞伯拉罕作為範式 

(二)「蒙福」詮釋之意義 

(三)亞伯拉罕與耶穌基督 

第七節 拯救:為義及復和(羅5:1-11) 

第八節 亞當事件所帶來的罪與死亡(羅5:12-21) 

(一)關於12節的解釋傳統 

(二)關於15:15-17主體部分 

(三)關於18-19,21節 

第九節 「救恩計劃展述」小結 

第十節 在「基督內」的生命與終末期盼(羅 6-8章) 

(一)「在基督內」的自由和順服(羅6:1-23) 

(二)耶穌基督的「罪身」 

(三)「我」是誰? 

(四)聖靈與救恩計劃(羅8:1-39) 

第十一節 關於律法和以色列 

(一)「律法」和以色列之問 

(二)律法的性質和作用 

(三)律法與基督事件 

(四)以色列的命運 

第四章 路加的拯救敘事 

第一節 路加的拯救敘事及其結構 

(一)「上帝國」的臨現與「拯救」 

(二)罪、奴役與終審 

(三)路加拯救敘事的結構 

第二節 重返樂園 

(一)耶穌與「上帝之子」 

(二)「上帝之子」與「第二亞當」 

(三)「試探」主題及其延伸敘事 

(四)「樂園」和「上帝國」 

(五)保羅和路加所論「第二亞當」 

(六)作為女主角的瑪利亞 

(七)瑪利亞的「信而順服」 

(八)智慧的瑪利亞(路2:18-19, 33, 50-51) 

(九)「蒙福」的瑪利亞 

(十)小結 

第三節 呼召和新創造:亞伯拉罕範式 

(一)新的呼召、拯救與「新創造」 

(二)亞伯拉罕與「摩西和先知」 

(三)小結 

第四節 摩西、先知和詩篇:以色列的使命和悲劇 

(一)律法的路加觀點:研究史 

(二)以色列的過去:叛逆之民 

(三)以色列的分裂和罪責 

(四)以色列的將來 

(五)「律法和先知」 

(六)路加拯救敘事結構 

第五節 十字架、「中間時期」和終末 

(一)過渡人物施洗約翰 

(二)耶穌的宣講:上帝國和人子 

(三)十字架 

(四)未然的終末與「中間時期」 

結 論 

參考文獻 

ESIN:B10141540853

出版时间:2024-04

电子书格式:流式ePub

语言文字:繁体中文

字数:383 千字

听书功能:支持

纸书页码查看:不支持

    谈谈本书,使他人受益

    查看更多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