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基督教教育事工在华人教会中一直走下坡。参与基督教教育事奉的同工越来越少,神学院仍开办基督教教育主修也越来越少,聘有基督教教育专业的老师更是少有,愿意聘请基督教教育牧者的教会亦少之又少。2013年,加拿大华人神学院(加神)院长区应毓牧师邀请笔者加入加神,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在北美洲筹办一次华人教会的基督教教育研讨会。
转眼之间,这本来好像不可能的事情,已经满10年了。促进会决定出版论文集,一方面纪念神在这10年来的恩典,另一方面亦将当中一些重要的文献与华人教会分享。
此文集共收集了首五届会议所发表的文章其中15位作者的22篇约21万字,分成六大类:“历史、现况与前瞻”、“神学、理念与模式”、“建立门徒”、“分龄与跨代”、“家庭培育”、“人才培育”。可说是为华人教会基督教教育把脉及探讨前路的重要文献,同类型的基督教教育专书在过去数十年可说绝无仅有。
本书献给基督教教育的先导们,是他们毕生投身在基督教教育的事业中,完成神托付的使命,成为我们的榜样!但愿我们也能同样把基督教教育,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信徒得着装备与造就,生命健康成长。
【编者简介】
邹永恒,美国南方浸信会神学院哲学博士,国际基督教教育学院院长及实践神学教授,北美华人基督教教育促进会义务总干事。
彭序
区序
麦序
编者序
历史、现况与前瞻
华人教会基督教教育发展(邹永恒2014)
西方基督教教育理念(萧静馥2014)
廿一世纪华人教会需要的基督教教育事工(邹永恒2014)
后疫情教会培育事工的挑战(彭怡珍2022)
神学、理念与模式
基督教教育需要改变的地方(刘秀娴2016)
从教会培育模式的发展看新形态下培育事工的布局(邹永恒2022)
同被福音陶造像基督:浅谈基督教堂会教育的目的(黄嘉汉2014)
重思从家庭出发的基督教教育模式(萧静馥2018)
建立门徒
作主门徒的神学反省:四种不同的模式(方镇明2019)
门徒培育者的自我关顾(谈妮2019)
给“非正式教育”一个正名的机会:执行基督教教育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门徒训练 - - 一种非正式教育(刘亦文2019)
Why Paul Never Uses the Term "Discipleship"?: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uline view of Faith Formation(黄嘉汉Tony Wong and Helen Yeung 2019)
分龄与跨代
教会应如何进行美国华裔青少年基督教教育事工(宋善贤2016)
北美金龄培育事工的挑战(刘文昭2022)
属灵的家:代际培育的必须性(刘玉茵2018)
家庭培育
以家庭教育为主体的基督教教育(郑伟梁2014)
家长在家户中培育的角色(萧静馥2022)
新常态家庭培育的挑战(余惠娥2022)
人才培育
基督教教育事工人才的培育(刘秀娴2014)
教材编写人才的培育(吕鸿基2014)
全人塑造成工人:浅谈全人塑造的神学教育(黄嘉汉2022)
Educational Models of Spiritual Formation in Theological Education: Implications to Spiritual Formation in Chinese-American Seminaries(彭怡珍Jane Lu 2018)
ESIN:B10052614127
电子书格式:流式ePub
语言文字:简体中文
字数:248 千字
听书功能:支持
纸书页码查看:支持
谈谈本书,使他人受益
查看更多
联系
客服
点击星形评分:
差劲
不好
还行
推荐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