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暂无评分

去评分 >

[免费] 我们主的情感生活(简)

HK$0.00(SG$0.00)
(支持多种货币结算,可在导航栏中切换参考货币)

译 者 :

其他语言版本 :

暂未供应

本书纸质版 :

暂未供应
购买电子书 赠送

在寻求理解基督的神性时,基督徒可能会忽略圣经中关于祂人性的启示。耶稣真的有感情吗?什么使祂悲伤?什么使祂高兴?耶稣——完全的人和完全的神——如何对待祂周围的世界和人?在整个圣经中,耶稣表现出一系列的情感,可以帮助信徒更深入地了解祂。 

在《我们主的情感生活》一书中,神学家华腓德解释了基督复杂的情感和个性如何证明他的人性。基督必须以人类的形象降生,承受他们的悲伤,背负他们的痛苦,承担他们的疾病,最终救赎他们的生命。在这本鼓舞人心的小书中,读者可以藉着明白基督无罪的情感表达——从公义的愤怒到恒久的爱——学会将基督视为充满怜悯的救主。 

“在教会中,很早就出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可以追溯至斯多亚(Stoa)的伦理理想;这种观点将道德完美设想为“不动情”(apatheia)的模式,因此他们自然希望将这种不动情的理想模式归到耶稣这位完全的人身上。另一种倾向则受一种信念的影响,这种信念认为若要拯救人类脱离他们的软弱,救主自己就必须拥有并圣化人类的一切情感(patha),所以这种倾向势必会将人类的一切情感都归给祂。尽管这两种倾向的形式如今已远不如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且其理论基础也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但它们仍在影响着人们对耶稣的看法。” 

——傅格森 

 

【作者简介】 

本杰明·华腓德教授(Benjamin B. Warfield,1851-1921),1871年从原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现在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他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和德国海德堡学习一段时间后,进入普林斯顿神学院,于1876年毕业。之后他到德国的莱比锡进修一年,随后回到美国,在巴尔的摩的一间教会有过短暂的服事,后被聘为位于匹茨堡的西部神学院(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新约语言和文学讲师,一年后被选为教授。1886年,他接受邀请,接替阿奇博尔德·亚历山大·贺智(Archibald Alexander Hodge),作普林斯顿神学院的系统神学教授。他在那个职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直到1921年去世为止。 

引言 

一、怜悯与爱 

二、愤怒与不悦 

三、喜乐与痛苦 

四、结论 

清教徒文献出版社书目

ESIN:B11080637590

电子书格式:流式ePub

语言文字:简体中文

字数:42 千字

听书功能:支持

纸书页码查看:不支持

    谈谈本书,使他人受益

    查看更多

    联系
    客服